主菜单

服装学院开展《旗袍制作》青年教师专项培训

来源:服装学院 责编: 文玉 发布时间:2025-11-19 浏览量:196

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巩固教学品质基础,我校服装学院于2025年9月至10月期间,组织开展为期七周的《旗袍制作》青年教师专业培训。此次培训由该校李艳平老师主讲,通过“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模式,系统拆解旗袍制作核心技艺,助力教师体悟传统服饰的匠心精神与东方美学,为后续教学实践注入传统工艺内涵。

李艳平参与青年教师培训的场景

 

培训以旗袍文化传承与技艺教学为核心,李艳平老师围绕海派旗袍与传统旗袍的技艺差异展开系统讲授:从旗袍历史文化溯源、版型设计原理等理论知识切入,逐步深入面料特性选择、平面制版规范、裁剪缝制流程、归拔熨烫技巧、手工盘扣制作等关键实操环节。培训中,李艳平老师不仅对传统旗袍制作工艺进行模块化拆解,还针对海派旗袍滚边技法、传统手针缝制等特色技艺开展一对一实操指导,确保参训教师精准掌握技艺要点。参训教师全情投入学习实践,从量体制版的精准测算,到裁剪面料时对丝缕方向的严苛把控;从部件缝制的精工细作,到盘扣制作的匠心雕琢,大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经验、共探技术难点,形成“互学互促、共研共进”的学习氛围,在李艳平老师的指导下全面掌握旗袍制作核心技能。

部分参训教师旗袍作品展示

 

此次培训成效将直接反哺教学实践。一方面,参训教师掌握的旗袍面料选择标准、版型绘制方法、裁剪缝制流程、手工盘扣技艺及海派滚边技法等核心内容,将转化为服装专业课堂教学资源,通过教师实操示范带动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推动传统服饰技艺在校园教学中落地生根;另一方面,教师在培训中深入理解传统服饰“匠人精神”与文化内涵,将“非遗传承””中式美学”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意识,实现“技艺传承”与“文化育人”的双重教学目标。

一针一线,缝的是布料,传的是技艺,守的是文化。精致盘扣与细腻针脚,彰显传统工艺的匠心传承。此次《旗袍制作》青年教师专业培训,既是服装学院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具体举措,也是学校探索东方美学的生动实践。未来,服装学院将持续以“传统工艺传承+教师技能提升”为抓手,组织开展更多针对性专项培训,推动传统工艺与服装专业教学深度融合,为培养兼具传统文化底蕴与创新实践能力的服装专业人才持续注入动力。(何汝鑫/摄)

 

(本次培训作品的拍摄采集得到了美术学院摄影系大力支持。)